【太平洋汽车行业频道】俗话说得好:男人的嘴,骗人的鬼。雷军则用实际行动证明了这句俗话的精准度12月25日,雷军在个人社交账号发文称,小米汽车技术发布会将于12月28日举办,并表示这次只发技术,不发产品。考虑到雷总的“耍猴”前科,大伙都将信将疑。果然,到了28号下午的发布会,雷军除了发布一大堆小米汽车的技术信息之外,连小米SU7的实车也来到了现场,“不发产品”成为一句空谈。
骗人就骗人吧,好在这次全程三小时的小米汽车技术发布会被信息量填得满满当当,雷军分别从电驱、电池、车身大压铸、智能驾驶和智能座舱等五个板块进行介绍。说好的等新车发布时再细说,雷总在28号就“忍不住”把小米SU7的关键信息基本说完,这可把线上线下关注这场发布会的众多媒体撩动了起来,尤以科技媒体姿态最为突出,“科技企业对传统汽车行业的降维打击”“黑科技创新颠覆行业”等论调开始冒起,试图去证明小米汽车对中国汽车有着“非凡的意义”。
虽然雷总讲了很多,不少媒体也很亢奋,但是请不要神话小米,对汽车工业我们还是要有基本的敬畏之心要是汽车工业只是单纯对比谁家数据更好看、谁家话术更牛掰、谁家整活更出彩,那我们就没必要如此大费周章地在新能源领域开辟全新的赛道了。
在发布会开始阶段,雷军首先介绍了小米两款“创新”电机,小米超级电机 V6和小米超级电机 V6s,转速均为21000rpm;还有一款转速高达27200rpm的小米超级电机V8s。从公布的数据上看,小米这一系列超级电机的表现确实领先于众多竞争对手,但评判一款电机是否优秀,并不只是简单看其最高转速最大功率这些参数,还要看扭矩表现、耐久度、造价成本等等。
1、高过载能力:电动汽车驱动电机需要有4-5倍的过载能力,以满足短时加速或爬坡的要求;
另一项被雷军称为“创新”的技术则是小米和宁德时代共同研发的800V高压电池包,其中有项号称“行业首创”的电芯倒置技术,则是能在极端的情况下快速向下释放能量,保证乘员舱安全。这项听着不太好理解的技术,其实可以通俗地演示,具体方法就是把打火机朝下点火,结果就是自己的手指反而更容易被烧到
这款小米与宁德时代共同研发的电池包,严格来说,其实和其他竞品采用的宁德时代配套电池,是同样渠道的供应链产品,小米做的无非是在电控程序上进行符合自家产品要求的各项调校,即使采用了“首创”的技术,充其量也只是对现有技术进行优化,程度上还远远达不到“创新”。
最关键的一点,就是在某个领域有革新甚至革命之举,能直接影响行业走势的举措。最有代表性的例子,当属比亚迪在电池领域取得的成绩:其一直坚持自研电池技术,用刀片电池将一直被人诟病“能量密度低”的磷酸铁锂电池起死回生,打破三元锂电池垄断;用CTB技术将车身电池一体化的理念普及行业,将纯电车的操控和扭转刚度提升到了新的高度;再比如蔚来,持之以恒地在换电模式上进行投入、研发和布局,最终开辟出一条全新的道路,为行业提供了另一种补能解决方案技术只有做到这种程度,方能称之为“创新”。
而在智能化上,小米这次发布的智能座舱,在软件生态、无缝流转、具体功能等的体验上,都是华为鸿蒙、魅族、蔚来等已经实现了的技术,并没有看到实质性的创新;而在智能驾驶技术方面,发布会展示的小米汽车城市智驾和无人泊车等等功能,也是目前问界、理想、小鹏、蔚来、阿维塔零跑等等众多品牌已经量产的车型中相当成熟的能力了。
小米在多城市覆盖度、量产车批量体验上都还无法进行实车验证,并且由于缺乏足够长时间的验证和足够大量数据的支持,小米汽车能否在交付时大规模落地这些功能,还要打一个很大的问号总之,所谓的“科技企业降维打击”,更像是在小米自己的封闭空间里的自说自话。
汽车产业是一个极度依赖供应链和体系能力的产业,对于供应链和自研的管理布局,需要实现效率、成本、创新的三平衡,任何一个环节的变革,都会牵动整个产业链的上下游格局往大了说,汽车产业的变革从来都不是某家车企自个儿的事情,更不能以此作为吹嘘自家产品的依据。因此,每一个变革,对于整个汽车产业来说都应该是有益的,才能真正帮助中国汽车参与全球化的竞争。
对于小米这样的跨界造车,我们当然是欢迎的,尤其是在造车思路和打法上确实能给汽车业界带来新的冲击和思考。但是,在众多网友面前一味地吹嘘自家产品所谓的“颠覆”“革命”“全球最高”“国内唯一”,很容易会把不了解汽车行业的网友带偏,导致出现不尊重严肃复杂的汽车产业的言论,无视比亚迪、吉利长安等传统车企苦心进行产业链升级、技术创新、产品升级等为中国汽车产业真正在修筑护城河的举措。
将小米汽车捧为“造车神话”,过度拔高小米汽车行业地位的做法,其实是对小米的捧杀,也是对务实进取的中国汽车工业的不敬。我们应该以欢迎新人的心态迎接小米,也应该以审视新手的谨慎态度来观察小米的成长。
技术不是拿来炫技的,而是要服务于真实需求。在当前汽车电动化、智能化的时代变革中,传统车企转型加速,手机、IT、互联网等跨界造车,在碰撞与融合过程中,汽车成为当前众多新技术的最佳载体,“卷”技术,成为汽车产业的常态,最终的受益者应该是消费者,也必然是消费者。